(来源:中国安全生产网)
今年以来,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,事故总量、较大事故、重特大事故继续保持“三个下降”。但8月份较大事故多发,还发生西成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项目“8·22”重大垮塌事故,反映出当前安全生产仍面临严峻挑战。
基础建设领域安全风险凸显
西成铁路青海段尖扎黄河特大桥施工项目“8·22”重大垮塌事故是今年以来第一起建筑业重大事故,也是一起发生在西部地区、涉及中央企业的交通建设领域典型事故。从2018年以来发生的8起新建建筑施工项目重大事故看:一是涉及央企国企的建筑事故较为多发,发生在中央企业的有5起,省属国企有2起;二是涉及桥梁和隧道事故占比突出,涉及隧道施工的有5起,涉及桥梁施工的有1起;三是西部地区建筑施工风险明显上升,有4起发生在西部地区,占50%。此外,近三年建筑业较大事故中,有25起涉及桥梁施工和隧道施工,也集中在交通建设领域。
随着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加快,交通、水利、电力等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维持高位,一大批“两重”项目开工建设提速推进,基础建设领域的安全风险凸显。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典型事故,暴露出一些施工单位只顾工期不顾安全、只顾效益不顾安全,风险研判不足,未采取有效管控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;未严格执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,或者擅自修改专项施工方案;违反有关法律规定延长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工作时间,冒险作业、野蛮施工,非法转包分包等一系列突出问题。对此,仍需警钟长鸣,盯紧守牢安全底线。
煤矿安全老问题新挑战需引起重视
今年以来,煤矿安全形势总体稳定,事故总量、较大事故同比持续下降,但8月份以来,相继发生福建三明水井坑煤矿“8·21”较大事故、山西太原杜儿坪煤矿“8·26”冒顶事故等多起典型事故,反映出一些企业隐蔽致灾因素治理不到位、盲目赶进度抢产量的老问题仍然突出。
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,煤炭需求进一步收窄,但煤炭产能释放保持高位,供需逆转态势下煤炭行业整体承压运行,部分企业亏损加大。要防范产业链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大,煤炭市场不稳定、价格大幅波动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的新挑战:一方面,一些企业可能因效益下滑、资金紧张出现安全投入不足、采掘接续失调、专业人员流失等问题;另一方面,一些企业“以量补价”,易发生超强度超能力开采、盗采资源等违法违规行为,安全风险加剧。
警语提示
先事虑事谓之接,接则事优成;先患虑患谓之豫,豫则祸不生。从近期安全生产风险情况看,经济活动总体趋于旺盛,但部分行业企业利润下降,学生返校高峰、极端天气等因素对安全生产仍有较为明显的影响,安全生产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。
进一步筑牢安全生产防线。要坚定不移继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各项工作,对照中央安全生产考核巡查发现的问题隐患举一反三,确保隐患整改闭环,及时消除重大事故隐患。要统筹好为基层减负和安全监管之间的关系,进一步提高监管质效,更加注重科学精准执法,杜绝“大呼隆、走过场”的形式主义问题。要进一步加大重点点位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,继续推进电动自行车、建筑保温材料、人员密集场所动火作业安全整治,深入开展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专项督导,扎实推进黑加油点“大扫除”,加强交通、旅游、燃气等领域安全监管。
进一步加强矿山领域安全监管。继续狠抓矿山安全“八条硬措施”硬落实,进一步健全矿山安全管理体系,强化矿山重大灾害治理。督促矿山企业严格开展风险辨识评估并实施分级管控,定期开展全员全覆盖隐患排查治理,有效防控矿山重特大事故发生。积极运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矿山精准执法,强化信息化对远程监管监察的支撑保障作用,有力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。
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管。督促建筑企业落实好施工现场安全管控,重点加强对围墙、基坑、脚手架、塔吊、临时用房的安全检查,对桥梁搭建合龙等高风险作业,要督促施工企业进一步加强现场安全管理,严禁赶工期、赶进度等行为。要进一步拧紧涉建筑施工中央企业安全监管责任链条,督促央企总部加强对各级子公司、分公司及外包单位的安全检查,严防出现安全责任虚化弱化的情况。
进一步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工作。持续加强天气监测预警,严密盯防重点部位,深入排查风险隐患,及时制订应急预案,针对可能发生的极端天气,果断采取停运、停工、停业、停学、停市等刚性措施,有效防范灾害天气引发事故。针对部分地区高温天气,要进一步做好化工、烟花爆竹、工贸、建筑施工企业防高温措施,有效防范化工产品自燃、有限空间中毒窒息等事故发生。沿海地区要紧盯台风天气对渔业生产的影响,严防渔船倾覆翻沉和商渔船碰撞事故发生。
配资门户网址.全国配资最好的公司.炒股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